登录  
 加关注
   显示下一条  |  关闭
温馨提示!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请重新绑定!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  |  关闭

启野的博客

淡淡的雾,淡淡的雨,淡淡的云彩悠悠的游。

 
 
 

日志

 
 

模块2:教学设计方案(课程资源)优秀案例2——《走进“纸”世界》  

2011-07-22 22:52:28|  分类: 教育技术 |  标签: |举报 |字号 订阅

  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  |

教学设计方案(课程资源)

优秀案例2

 

《走进“纸”世界》

 

《走进“纸”世界》

石景山杨庄中学    王巧兰

一、概述

《走进“纸”世界》是一堂关于纸的世界的主题课,本主题源自人教版新课标教材《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统一国家的建立》下第16课《昌盛的秦汉文化(一)》。把“造纸术”定为主题是基于以下两点原因。一是造纸术不仅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而且代表着秦汉科技发展水平。而教材对造纸术的介绍比较简单,学生学了之后,难以对造纸术的发展历程、影响等形成完整、清晰的认识。二是纸在我们今天的生活中非常重要,在人类滥用自然资源、地球面临生态危机的今天,从科学技术和历史文化的角度回顾纸的发展,学生体会到的不仅是造纸术的过去,还可以从中反思现代人对待纸和自然资源的态度等。

本节课重在借助计算机网络创设的丰富历史情境,引导学生超越历史时空,多角度地探究造纸术的发展历程,在探究中认识体会造纸术对中国和世界文明发展的影响。

二、学习目标分析

1.知识与技能

1)能归纳出古人发明纸的原因;

2)阐述说明蔡伦的贡献及蔡侯纸的优点;

3)学生能说出汉代造纸的主要流程;

4)分析归纳出造纸术对中国和世界文明发展的作用;

5)通过谈学习这节课的感受,锻炼思维的独立性、发散性和创新思维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汉代造纸图及说出汉代造纸的主要流程,从而初步掌握识读历史图片的基本技能;

2)通过收集资料、独立思考、小组讨论,能够对历史现象进行初步的归纳、比较和概括;

3)通过课堂分组探究,初步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共同探索知识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丰富的历史史料阅读,增强对历史的学习兴趣;

2)通过学习造纸术的发展历程,能认同中国古代劳动人民非凡的创造力及对世界文明发展的巨大贡献,增强民族自豪感,同时清楚中国古代中国的文明已成为历史,要再创辉煌,就要敢于探索、敢于创新。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学生是北京石景山区杨庄中学初一的学生

·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认识问题的能力还不高

·学生尚未学习世界史,理解造纸术的影响有一定难度

·学生具有好表现、思维活跃等特点

·学生具有半学期的网络学习环境下学习的经验,计算机操作熟练,具有初步的网上学习的技能

·学生具有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的经验和能力

四、教学策略的选择与设计

·问题激发策略:给学生提供一系列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提供丰富意义建构材料的策略:利用主题资源网站,给学生提供大量的相关历史资源

·自主探究策略:学生带着问题进入历史情境,展开历史想象,尝试提出问题并参与问题探究,主动获取知识

五、资源

·人教版新课标教材《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专门为这节课制作的专题网站——《走进“纸”世界》

·网络教室

六、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媒体

一、[导入]

猜谜语:

生得轻巧白净

中国创造发明

传播文化知识

深受人类欢迎

由此引入话题:大家知道纸是哪国发明的?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造纸术

二、[小组合作探究]

设问:关于造纸术,大家知道哪些?

进一步启发: 还想了解什么?

启发、鼓励学生提出问题

归纳、概括学生提出的问题

指导学生分组选择问题,带着问题,阅读网页内容

指导学生合作探究

组织、参与学生的交流

及时作出鼓励性评价

总结:造纸术,作为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不仅代表了秦汉科技的发展水平,而且从它的发展历程中,我们可以看到:纸从无到有,从简单制作到技术成熟,从历朝宫廷奢侈品到现代日常生活用品,每一点进步都凝聚着人类的智慧。

三、[反思]

设问:大家反思这节课的所学内容,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呢?

[小结](略)

四、[延伸]

提出问题,激发学生课下探究

问题:

1.你能举出五种日常生活的纸制成品吗?假若这个世界没有了纸,你的生活会有什么不一样?

2.什么能使一张白纸更有价值?你在学习中是怎样使用纸的?

3.在造纸业的发展进程中,古人遇到哪些问题?是如何解决的?今天人们又面临着哪些新的问题?提出你的议。

五、[网上讨论]

先生认为:资讯技术日新月异,电子档案和互联网将会代替纸作为记事工具。你是否同意他的观点?为什么?

 

获取信息,判断,根据所了解的知识回答

 

自由发言,根据所了解的知识回答

 

提出自己最感兴趣的问题(意图: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学生自愿结合成小组,以组为单位,自主选择一个问题,带着问题阅读网页内容后,合作探究问题(意图: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和探究问题精神)

小组派代表发言,交流探究问题的结果;小组之间可以互相补充。

 

各抒己见

(意图:通过谈自己的感受,锻炼学生思维的独立性、发散性,训练创新思维的能力)

 

以组的形式,自主选择其中的一个问题,课下利用网站内容或收集资料,合作探究,并把成果传到网站中“探究空间”里的作品展示里。

 

交流

计算机演示文稿1

 

网页资料(关于纸世界的主题资源网站)

 

网页

 

网上交流平台

 

七、总结与评价

课堂中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探究、讨论、课堂发言等给予及时的评价、引导和总结;课堂结束时,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本次课综合性总结;课后,学生之间相互评价网上的讨论发言,教师给予引导与总评,并且对课堂延伸部分提出的几个问题的探究情况作评价和反馈。

 

 

 

 

 

  评论这张
 
阅读(498)| 评论(0)

历史上的今天

评论

<#--最新日志,群博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博主推荐--> <#--随机阅读--> <#--首页推荐--> <#--历史上的今天--> <#--被推荐日志--> <#--上一篇,下一篇--> <#-- 热度 --> <#-- 网易新闻广告 -->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博主发起的投票-->
 
 
 
 
 
 
 
 
 
 
 
 
 
 

页脚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1997-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