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加关注
   显示下一条  |  关闭
温馨提示!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请重新绑定!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  |  关闭

启野的博客

淡淡的雾,淡淡的雨,淡淡的云彩悠悠的游。

 
 
 

日志

 
 

72.应该建立什么样的教材观?如何看待教材的作用?  

2011-09-03 23:36:42|  分类: 课程标准 |  标签: |举报 |字号 订阅

  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  |
美术课程标准解读
第六部分我用什么做?

课程资源、教科书

 

72.应该建立什么样的教材观?如何看待教材的作用?

 

建立新的教材观不仅对教材编写者有必要,而且对教材使用者也很有必要。不同的教材观决定了教材编写的面貌,也决定了教材使用的效果。

首先我们对教材的价值应有正确的认识。过去人们往往把教材奉为教育的“圣经”,认为教师的教学必须绝对遵循教材要求,不得越雷池一步,教师的作用就是照本宣科。这种教材观在今天这样的信息社会已经是不可能,一套相对静止的教材永远无法承载一个不断变化的世界。过去我们似乎要让教材成为学生的整个世界,而实际上教材只是世界的一个部分,只是学生认识世界的众多媒介之一。基于这样一种观点,我们认为教材不过是连接学生和教师之间的桥梁,教材只能起到中介和“话题”的作用。教材上的东西不一定绝对正确,但它却可以引领师生围绕这一主题共同探究,从学习过程中获得学习的方法。具体到美术学科,也要用现代的观点去看待教材的作用,教材为我们提供了许多有关美术的“话题”,对每一个“话题”我们不能只考虑线性的深入,还应该着力于点上的泛化,就如以石击水,溅起一层层的波澜。在实际的美术教学中,许多有经验的教师都具有这种处理教材的能力。

由此看来,作为教材的编写者应该向教师提供立体化、开放性的教材内容,而教师将教材用于教学时,也要努力使学生的探究性学习有展开的空间,真正改变灌输教材知识的局面,让学生学会学习。例如,九年义务教育《美术》实验教科书第一册中有一课《童年的手印》,初看上去是一堂玩泥巴的课,实际上教材编写者给教师留出了充分发挥的空间。教材中选择了原始人类的岩画手印、艺术家做在陶泥上的大手印让学生看一看,还收集泥土上留下的车辙、脚印让学生想一想。这时的教材提供了一个教学方向,教师可以选择带领学生探究人类为什么总喜欢把手印留下来的问题。这中间可以引出许多有关文化心理、艺术起源的故事。不仅如此,教师也可以选择带领同学走出教室,到周围环境中去寻找人类活动留下的各种痕迹,思考它们显示了什么意义,由此认识到泥巴的基本特性。当然,工作在一线的教师还可以根据各自的条件和环境,发挥自己的创造性,扩展更大的教学空间,把教材用得更活更好。

 

 

 

  评论这张
 
阅读(310)| 评论(0)

历史上的今天

评论

<#--最新日志,群博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博主推荐--> <#--随机阅读--> <#--首页推荐--> <#--历史上的今天--> <#--被推荐日志--> <#--上一篇,下一篇--> <#-- 热度 --> <#-- 网易新闻广告 -->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博主发起的投票-->
 
 
 
 
 
 
 
 
 
 
 
 
 
 

页脚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1997-2018